Lazy loaded image
技术
🛰️Starlink Satellite(星链) 介绍
字数 641阅读时长 2 分钟
2022-4-5
2025-8-15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主要结构:中心承力筒

一箭60星
一箭60星
Starlink发射时采用“一箭60星”的发射方案,多个平板式的Starlink卫星通过一个大的中心承力筒在水平方向并联、在垂直方向串联连接,而这个中心承力筒又和运载火箭连接,如下图所示。因此,这里主结构就是中心承力筒。
主要结构示意图
主要结构示意图
就单颗Starlink卫星而言,其哑光铝制背板、格栅板、太阳翼及其固定枉等结构都属于次结构。中心承力筒和单颗Starlink卫星之间通过铝制背板连接,太阳翼通过固定枉连接到格栅板上。

相控阵天线(有效载荷)

星链卫星底部安装4套相控阵天线系统,可以实现极高的数据量发送和转发,比常规容量通信卫星成本低一个数量级。

太阳翼

星链卫星采用单个太阳能电池阵设计,极大的简化了系统,太阳能电池采用标准部件,简化了制造和集成过程。

氪离子推进系统

星链卫星配备一套高效的氪离子推进系统,此推进系统能够在运营期间进行抬升轨道高度、维持轨道形状等轨道机动,并能在寿命末期进行降低轨道、完成离轨操作的机动。星链卫星是第一个采用氪离子推进系统的航天器。

星敏感器

利用内部定制的导航传感器测量卫星姿态,有助于稳定姿态,实现宽带吞吐量的精确设定。

自主碰撞规避系统

星链卫星使用从地面传输的空间碎片威胁信息数据以及自身携带的四个动量轮系统配合离子推进系统来实现自动规避空间碎片和其他航天器的功能。这种自主规避防撞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出错的机率,让卫星在一个可靠的无碰撞的空间环境中稳定运行。
 

模型图片欣赏

背板
背板
星敏感器
星敏感器
星敏感器
星敏感器
主要次结构
主要次结构
自主碰撞规避系统
自主碰撞规避系统
自主碰撞规避系统
自主碰撞规避系统
太阳翼一侧视图
太阳翼一侧视图
底板一侧视图
底板一侧视图
太阳翼展开图
太阳翼展开图
太阳翼完全展开图
太阳翼完全展开图
太阳翼展开图
太阳翼展开图
太阳翼展开图
太阳翼展开图
 

3D 模型演示

上一篇
CLion 使用技巧
下一篇
Windows 10 个性化设置

评论
Loading...